昆明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公司主要服务项目:生活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食品污水处理、造纸废水处理、医疗污水处理、制药废水处理、化工污水处理、煤矿污水处理、屠宰污水处理、纺织污水处理等各个行业的污水处理设备及工程。
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坚持做好用户售后服务工作,公司对每一个项目皆给予高度的重视,设有专员负责用户的售后服务。
膜浓缩技术简介
01 反渗透技术
反渗透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过程。如图1所示,对料液侧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膜两侧的渗透压差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反向渗透,溶质被反渗透膜拦截。终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产水;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水。反渗透技术是一项成熟的脱盐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深度处理、工业废水回用、苦咸水脱盐、海水淡化等水处理领域。
海水淡化膜元件在传统的反渗透膜产品中具有高的允许操作压力(不超过8.2 MPa),可将废水盐度浓缩至约70000mg/L。对于零排放处理,特别是针对水量较大的废水,经传统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浓缩后,浓水盐度较低,废水水量依然很大。还需进行二次浓缩以降低后续蒸发结晶单元处理负荷,控制整体工艺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昆明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1)反渗透膜材料
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由无纺布物理支撑层、聚砜超滤膜中间层和聚酰胺活性层组成?由于聚酰胺复合膜的酰胺键极易受到原水中用于消毒的活性氯的攻击而造成不可逆的损坏,通常要求进水中自由氯浓度小于0.1mg/L以延长膜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耐氯性一直以来是膜材料研究的热点,改进方法主要包括表面涂覆、表面修复以及开发耐氯聚合物材料。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反渗透膜微观结构的调控以及性能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2)高压反渗透
随着膜技术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用户对膜产品的性能有了差异化的需求,如更低进水水质要求和更高的操作压力。在此背景下,开放式宽流道的碟管式反渗透(DTRO)和管网式反渗透(STRO)膜组件应运而生。由于开放式宽流道的设计,对进水浊度和有机物耐受性高,早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DTRO和STRO这2种新型的膜组件高操作压力可达12MPa,可达到提高浓缩极限的目的,浓水盐度可达120g/L。操作压力提高的造成了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的大幅度增加。DTRO和STRO膜元件价格十分高昂,超高的操作压力和废水盐度也对管路、阀门和泵的材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2 正渗透技术
正渗透是一种自发过程。如图2所示,在渗透压差的驱动下,水从较高水化学势一侧透过选择透过性膜流向较低水化学势一侧。由于无需外压驱动,正渗透技术具有能耗低、膜污染低、浓缩极限高等特点。国内外学者已对正渗透技术应用于海水淡化、垃圾渗滤液处理、食品加工、工业废水处理、水肥一体化灌溉、紧急救援水袋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展示了技术优势和潜在价值。
正渗透膜材料正渗透过程对于膜材料有很高的要求,以缓解内浓差极化,提高水通量和截留率,保证膜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正渗透过程对膜的要求主要包括:①具有致密的皮层,保证高截留率;②尽量薄且孔隙率大的支撑层,以大程度地减小内浓差极化;③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延长膜的使用寿命;④高亲水性,以降低膜污染,提高膜通量。
正渗透汲取液较为常用的汲取液是氯化钠和碳酸氢铵。高浓度、热敏性碳酸氢铵汲取液由氨水和二氧化碳以一定比例混合,渗透压高达25MPa,可将含盐废水的盐度浓缩至15%~20%,被产水稀释后的汲取液可利用低品质热源进行分离,分离后产生的气体通过汲取液再生单元循环使用。NaCl汲取液溶解度高、不易结垢、易于循环使用,低浓度下可以采用反渗透进行分离。对于高含盐原水,NaCl汲取液的分离困难。
甲烷体积分数与甲烷产率变化
测定了不同HRT条件下甲烷体积分数及甲烷产率的变化情况, 甲烷所占的气体体积分数随着HRT的降低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分别为49%、49.5%、47.9%、60.9%和65.76%.前3个阶段甲烷体积分数并没有明显变化, 而将HRT降低到5 h之后,水力剪切作用极大促进了生物膜的形成和微生物与底物之间的传质效率, 使得甲烷体积分数有明显的上升. HRT=2.5 h初期,由于前一阶段结束后将反应器内水排空进行生物学样品取样, 反应器上部空间为空气, 测得甲烷体积分数偏低, 随着反应器的运行,原有气体不断被排出, 甲烷体积分数不断增大, 稳定后维持在73%左右.
在反应器运行的不同阶段内, 甲烷产率(每消耗单位质量底物产生的甲烷的量,以CH4/CODre计)分别为0.14、0.20、0.26、0.24和0.30 L·g-1,总体随HRT的降低而升高.在之前的研究中, 甲烷产率一般在0.14~0.32 L·g-1之间,Manariotis等利用AF处理低浓度废水的研究中, 甲烷产率随着HRT的降低而逐渐增大,当甲烷产率达到顶峰后再缩短HRT会使其下降, 这与本研究结果类似.甲烷与COD的理论转化率为0.35 L·g-1(0℃,1.01×105Pa), 由于一部分甲烷溶解在水中随出水排放掉, 反应器的实际甲烷产率要略低于理论甲烷产率,如何回收利用出水中溶解态甲烷是后续研究中要关注的问题.
系统能耗分析
每摩尔甲烷燃烧所产生的能量为800 kJ(0.222 kW·h), 考虑到能源转换率,甲烷燃烧所产生的能量大约有33%能够转化为电能, 在本研究中,不同HRT条件下系统产能分别为0.053、0.166、0.270、0.200和0.210kW·h·m-3.系统的能耗主要是进水蠕动泵的能耗, P为能耗需求(kW), Q为流量(m3·s-1), γ为9 800 N·m-3,E为水头损失(m).